1997年2月19日,93岁的邓小平与世长辞。
噩耗传来,一位老妇人怔楞了好一会儿,缓缓开口说道:“小平,走了啊……”
曾几何时,邓小平拉着她和妻子卓琳的手说“我们三个,一个都不能少,少了一个哪个都活不成。”如今,邓小平却抛下二人先去了。
妇人老泪纵横,脑海中浮现出她与邓小平往昔相处的日子,她是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,只比邓小平大了5岁。
1904年,邓小平(原名邓先圣)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,父亲邓绍昌敦厚善良,母亲淡氏温婉贤淑,父母早早送他去念书,邓小平在广安县高等小学、广安县立中学念书学习,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。
1920年,16岁的邓小平离开家乡,前往法国学习。邓绍昌特意赶到重庆,送别儿子,邓小平告诉父亲:“我会牢记你的教诲,拼命学习,将来学成回国报答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。”
就在邓小平离家没几年,1926年,他的生母淡氏因病去世。父亲邓绍昌就再娶了夏伯根。
夏伯根和邓小平的年纪没差几岁,她是个命运悲苦的女人,出生在四川嘉陵江一个船工之家,家中没有田地,一贫如洗,夏伯根之前有个哥哥,不过因为生病,幼年早夭,母亲无法承受丧子之痛,也离开人世,夏伯根的童年就是与做船工的父亲相依为命。
夏伯根没有文化,等年纪差不多了,在父亲安排下嫁人,结果生下女儿后,丈夫没多久就因病去世,留下她们母女艰难生存。
据资料记载,大概在三十年代初期,夏伯根带着幼女,嫁给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,婚后,她为邓绍昌生下一个女儿等邓先群,也就是邓小平同父异母的妹妹。遗憾的是,1936年,邓先群还不满一岁,邓绍昌就病故。
夏伯根没有再嫁人,而是带着孩子继续生活,她为人爽快,识大体,聪明能干,在邻里之间的名声很好,邓家的孩子们不在家,夏伯根就操持着家中的事务。
在《我的父亲邓小平》一书中,邓小平的子女如此形容夏伯根:
“爷爷(即邓绍昌)的去世,无疑是奶奶(即夏伯根)来说是一个莫大的不幸,她是寡妇再嫁,没有生过儿子,又不当家,本是没有地位的人,但她聪明能干,颇识大体,为人又爽快侠义,因此深得爱戴,她和淡氏祖母一样,成为我们邓家的顶梁支柱。”
自从青年时期投身革命,邓小平再也没有回过四川老家,夏伯根一直在家中操持,虽然是个没念过书的妇女,但她知道共产党为人民好,而且她的女儿也参加了地下党的活动,革命期间,夏伯根总是热心地帮助素未谋面的共产党人。
夏伯根还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下去,没想到邓小平还如此关心她。
1950年,已经是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、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邓小平主政西南,坐镇重庆,邓小平到重庆的消息迅速传开来,他的舅舅淡以兴找到夏伯根,决定一起前去重庆寻亲。
他们一路打听询问,好不容易来到西南政治局大门口时,他们声称自己是邓小平的母亲、舅舅,警卫员半信半疑,寻思着已经46岁的邓书记,怎么会有个这么年轻的老娘?警卫员瞬间警惕起来。
夏伯根、淡以兴过来时,邓小平正在开会,警卫员崔来儒来向他报告:“政委,您舅舅和老娘从广安老家来了。”
邓小平吩咐警卫员,安排他们在招待所住下,由于邓小平事务繁忙,夏伯根、淡以兴到晚上才如愿见到邓小平,邓小平唤一声“舅舅”,淡以兴情绪激动地说着:“你还认得幺舅啊?你还记得你的亲娘老子不?”
“记得。”邓小平回答。
突然,淡以兴控制不住情绪,痛哭了起来,向邓小平一股脑地倾诉道:“我可怜的老姐姐啊……贤娃子,你晓不晓得,你走后不到七年,你妈就因为想你盼你惦记你,四十岁出头就死了。你那时还在法国,你是她的长子,她生前最疼你了,你想过她死前的心情没有?她没能见你一面,死不瞑目啊。”
淡以兴声声泣泪地哭诉,让邓小平想起自己的母亲,双眼也止不住地湿润,舅甥俩情绪激动地说起往事来,细数着父母在世的日子。
夏伯根站在一旁手足无措,她手中拎着包裹、竹篮,人很精干,只是看着淡以兴、邓小平聊兴正浓,夏伯根也不知道该做什么,卓琳很贴心地为夏伯根度端来一杯茶,和她简单聊了起来。
过了一会儿,淡以兴终于想起了夏伯根,他着急地拉过夏伯根,向邓小平介绍:“
贤娃子,这就是你的后妈夏伯根,是她给你老子披麻戴孝送终的。”
夏伯根嫁给邓绍昌时,邓小平已经离开家几年,所以这对名义上的“母子”从未见过面,淡以兴热烈地向邓小平介绍夏伯根,说她这么多年种田、织布、支撑起了整个家,特别不容易,淡以兴说:“乡亲们没有不夸的,都说你们邓家有福气。”
他夸得夏伯根都有些不好意思,赶紧劝阻他别说了,夏伯根接着转过头来,和邓小平打招呼:“听说你回来了,想来看看你,没有别的意思。”
邓小平紧紧盯着这位只比自己大几岁的继母,感慨万千,想来这么多年,她日子过得肯定很不容易,邓小平拉住夏伯根的手,双眼噙满泪水,真挚表示:“留下来,我们一起生活。”
他亲切呼唤夏伯根为妈妈,他说:
“夏妈妈,你是我妹妹的妈妈,也就是我邓小平的妈妈,今后我们给你养老。”
他充满真心的话语,让夏伯根感动地泪流满面,卓琳很细心地注意到夏伯根的情绪,走到她身边,缓缓为她拭去眼泪,紧接着说:“留下来吧,你该享享清福了。”
夏伯根就留下来,与邓小平卓琳夫妇一起生活。
1952年,邓小平被调往中央工作,一家人决定迁往北京,夏伯根陷入迷茫,她不知道自己要不要跟着去,忐忑地问道:“我也去吗?”
“怎么不去。”卓琳拍拍她的手,笑着回答:“我们是一家人,到哪里都一起。”
夏伯根跟着邓小平卓琳夫妇一同到北京生活,她从来没有来过首都,一到北京,邓小平立刻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,卓琳就带着婆婆夏伯根、以及孩子们游览故宫、天坛等,欣赏北京的风景名胜,看着这个美丽的城市,夏伯根的心情也变得明媚起来。
倘若在游览过程中碰到老朋友,卓琳总是热情地向他们介绍:“这是小平的妈妈,我婆婆。”
卓琳的这句话,对夏伯根而言是极其有力量、极其温暖的。她与邓小平没有血缘关系,能得到家人的亲口承认,这几乎是夏伯根最大的心愿了。
新中国成立以后,各方面都需要建设,邓小平的工作特别忙碌,卓琳作为他的秘书,协助他工作,夫妻俩将大多精力都投入祖国建设事业上,夏伯根就做好夫妻俩的后方工作,几乎承揽了家中所有家务。
她每天早早起床,给大家做好饭,孩子们要去上学,夏伯根就帮孩子们穿衣盛饭,等上学的去上学、上班的去上班,夏伯根又开始忙接下来的午饭、晚饭,一天天过去,她过得很充实,一个柔弱的肩膀,撑起邓家的半边天。
那段时期国家经济困难,一家人省吃俭用,夏伯根精打细算地过日子,卓琳担心夏伯根为了家人,苛待自己,还特意关心她:“奶奶,现在日子虽然有点紧,但你千万不能苦了自己,更别想着回老家去,有我和小平在,你什么都不用操心。”
人们常说,婆媳关系最难相处。但是夏伯根与卓琳这对婆媳关系却特别好,夏伯根体谅卓琳的不易,而卓琳也时常关心着这位朴实又能干的婆婆。
1969年邓小平卓琳夫妇要去江西,夏伯根已经七十多岁,白发爬上鬓角,脸上的皱纹好像在诉说着几十年来的操劳,这次,夏伯根没有问,而是早早就收拾好了行李,无论什么时候,她都要和自己的儿子儿媳在一起。
卓琳告诉她:“奶奶,你和我们一起走。”的时候,夏伯根早就打包好行李,卓琳看到,眼眶泛红,禁不住感动之心。
他们三个人在江西的日子不容易,夏伯根虽然年事已高,却还是力所能及地抢着干活,为家中分担家务,一家人每月有20块的生活费,生活简朴。
邓小平打算种地,一家人就立刻忙碌起来,邓小平、夏伯根拿起锄头,开始挖地,卓琳身体不好,不能劳作,就坐在一旁拣地里的石头,等地收拾好了,他们就找附近的老百姓要些种子,种起菜来。
他们养鸡、酿酒,夏伯根教卓琳学做豆瓣酱,在那段艰苦的日子,一家人过得十分温馨,邓小平说:
“我们三个,一个都不能少,少了一个哪个都活不成。”
后来邓小平回了北京,夏伯根也跟着他回北京。邓小平添了白发,做了爷爷,夏伯根也做了曾祖母,她这双勤劳的双手养育了邓家几代人,她是孩子们眼中慈爱的祖母、曾祖母。
1997年2月17日,邓小平走在了夏伯根前头,为国家鞠躬尽瘁一生的邓小平与世长辞。
噩耗传到夏伯根这里,或许是年纪大了,也或许是接受不了这样难过的消息,她怔楞了好一会儿,才缓缓说道:“小平,走了啊……”几个字还没有说话,眼泪就从眼眶中溢了出来。
那个永远闭上双眼的人,是她的儿子啊。自从邓小平逝世那天起,九十多岁的夏伯根就不吃不喝,身心难过。
卓琳处理完丈夫的事情,担心婆婆的身体,时常关心她,和她聊聊天,来纾解她的心情。
邓小平逝世4年后炒股杠杆配资app,2001年,101岁的夏伯根也与世长辞,或许这对相伴半生的“母子情谊”会在另一个世界再度得到延续。
夏伯根邓家卓琳邓绍昌邓小平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